魔蝎小说 > 古代言情 > 嫁给一个小佐领(清穿) > 24、像元后那样的太子妃
    都说太子从小被万岁爷亲手养大,养得龙章凤姿雍容华贵,站在那处便有储君之相,太子稳了国本就稳了,国本不动摇着天下就跟着太平了。


    天下稳不稳毓朗说不清楚,眼下他只觉得自己这新主子实在有些难以捉摸。这怎么说得好好的又停下了,到底走还是不走给个准话啊。


    “你刚成亲,觉得成亲娶妻如何?”


    这个问题问出来,毓朗还没怎么着胤礽自己先惊了一下,随即才发现他自己其实挺在意这事。


    只不过之前身边的人要么是太监,要么是早已成家多年的臣子,就连鄂缮也早就娶妻生子,他也就想不起来问他们这个问题。


    再有便是老大,这两年自己跟胤禔的关系可谓是日渐微妙,自己是嫡出他是长子,自己从乾清宫搬到毓庆宫以后开始参与朝政,胤禔则先参与了与沙俄谈判的事宜,去年又跟随大军一同出征征讨噶尔丹。


    老大这人或许浑身上下都是毛病,但他的骑射武艺确实厉害。据说上了战场更是骁勇善战奋欲杀贼,很是在八旗中招揽了一波威望。


    回京之后胤禔在朝会上说话的声量都比之前足了不少,反倒是胤礽从去年到现在,因为赶去御前没有忧色的事愈发低调,这一上一下,连带底下臣子的心思,也跟着活泛起来。


    从关外到入关,从盛京到京城,胤礽是第一个皇太子,这之前的皇帝可都不是嫡长继承。


    所以至今为止,在很多八旗世家的眼里,胤礽这个太子爷稳却又不那么稳,说到底还是要看哪个皇子继位登基他们能得到的好处最多,他们才更愿意拥立哪个。


    这样的情况下,便是亲兄弟也难免生起隔阂,更何况胤礽和胤禔本就不是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,让他去问这两年每次提起大福晋就笑得跟二傻子似的胤禔,还不如直接要了自己的命得了。


    只有这个跟皇额娘同族同辈却又跟自己同年生的毓朗,给胤礽一种颇有缘分之感,正好他又刚娶妻,或许问问他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
    “回太子爷的话,您这一问还真给奴才问着了。”


    毓朗心里都要骂娘了,自己成亲好不好这事是能拿出来挂在嘴边说的?一个说的不对自己如何无所谓,沈氏还要不要名声了,你就是主子也不该这么问啊。


    “照实说,孤就是随口一问。”


    那我也不能随口一答啊,八旗小爷嘴皮子利索,毓朗这会儿心里已经哔哔开了,面上却只能强忍着半点不露。


    “成亲这事挺累的,前前后后要料理的事情太多了。奴才家里情况又特殊些,好些事奴才说是不管不管全由着婶娘操办,但哪能真的不管。”


    舒穆禄氏管家,毓朗和沈婉晴的亲事自然也是由她来操办。毓朗当初对这桩亲事谈不上多满意,嘴上自然难免抱怨嘀咕。


    可他心里又怎么可能真的放心把事情都交给西院,还不是每次等舒穆禄氏把东西都安排好了,他再找各种借口去看,有什么缺了的漏了的赶紧叫人补上。


    后来什么都料理好了,毓朗才后悔自己当初干嘛把自己什么都不管,家里想怎么弄就怎么弄的气话给说出去。


    “不敢瞒着太子爷,奴才是早后悔了,这种事就该自己分出心思来时时刻刻盯着,要不然事后处处都不放心,还得回头来找补。”


    胤礽本来是想问他娶妻是个什么感觉,没想到毓朗说的却是这个。但人太子爷也听得津津有味,原本一团乱麻的心里也渐渐分出些头绪来。


    之前总想着探究皇阿玛到底为什么突然又想起给自己挑选太子妃,却没想过自己知道这事之后应该主动去问问皇阿玛,到底想给自己找个什么样的太子妃。


    这本就是给自己娶太子妃,是国事却也是家事。问两句怎么了,真的什么都不问,反而显得太刻意了。是不该想得太多却又做得太少,这么着容易出问题。


    “你这话说得……”太子想了一下该怎么评价毓朗的回话,想了半晌只想到一个他鲜少用的词:实在。


    实在二字本不该出现在紫禁城里,紫禁城这么大,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,就是很难容得下实在人。现在自己误打误撞挑中一个,看来还真是天定的缘分。


    “何玉柱,去把今年春天蒙古进贡来的那把顺刀拿来给他。”


    “谢太子爷赏。”


    “起来吧,既到了孤跟前当差,又是赫舍里家的人,以后别老这么绷着。那刀孤平日里放着也是放着,不如拿给你用。”


    “都听主子爷的。”


    能进贡给太子的顺刀自然是最好的,象牙的刀柄只雕刻了一圈水波纹,目贯做成小巧精致的如意云样式固定在刀柄顶端,刀鞘是鲨鱼皮制的,刀身锻造的纹理流畅,血槽平整光滑,拿在手上分量沉甸甸地,一上手就知道真是好东西。


    “怎么样,这刀好吧。”


    “好,真好。”


    “行了,去吧,第一天当值别让孤弄得没头没尾的。”


    毓朗是真喜欢,拿在手里颇有些爱不释手的意思。毕竟才十七八的年轻人,胤礽看着毓朗笑得眼笑眉舒的样子和带着几分雀跃的背影,嘴角也跟着弯了弯。


    “何玉柱,他正月里的生辰吧。”


    “回主子爷的话,毓大人正月十六的生辰。”


    “比孤还大点儿,怎么看着跟小孩儿似的。”


    “主子,毓大人哪能跟您比啊。”


    “是,是不能比,这话别传出去了,刚进毓庆宫别再给他招了祸,记住了?”


    “主子爷放心,奴才记得真真的。”


    赏了毓朗,没多会儿太子就从继德堂出来往乾清宫去。这大半年胤礽虽天天去乾清宫参与朝会,但除此之外极少主动往乾清宫去,都是万岁爷召见了,太子爷才过去。


    两边宫里的奴才都知道两个主子内里还叫着劲儿,谁也不敢把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。今天太子主动这个时辰来乾清宫,可把梁九功给高兴坏了。


    “万岁爷,太子求见。”


    康熙正在批阅奏折,一听是胤礽过来当即就把笔放下了,“让他进来。”


    胤礽的脚步声还算从容,看着俯身下拜的儿子起身后面无急色,康熙才把突然悬起的心给放下。


    “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。”


    “儿臣听说皇阿玛要给儿子选太子妃,心里忍不住琢磨。想找先生去毓庆宫讲学又怕自己听不进去,干脆来找皇阿玛。”


    康熙给儿子挑选的侍妾是昨晚上选出来的,今儿一清早人就已经送到毓庆宫去了。召见礼部尚书也没背着人,这事毓庆宫知道也在情理之中。


    让康熙意外的是,胤礽竟然会主动为了太子妃的人选来乾清宫问自己。他本以为这几次三番没能把太子妃定下来,去年自己与胤礽之间又起了隔阂,这件事胤礽一定会小心再小心,绝不敢行差踏错半步。


    “保成啊,来,过来坐下说。”


    看着自己的太子问完太子妃的人选,便有些讷讷的站在一旁神情忐忑的样子,康熙一下子就软了心肠。


    他何尝不知道这一年自己折腾胤礽折腾得有些狠了,可或许真的是爱之深责之切,不论胤礽做什么怎么做,他总觉着太子还能做得更好,却忽略了胤礽不光是太子还是自己的儿子。


    “说说看,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太子妃。”


    “儿臣自然是全听皇阿玛的。”


    “胡说,真要是都听朕的,今儿你必不能来。说说吧,就当是咱们爷俩说说小话儿,出了这张门朕肯定不往外传。”


    后半句话说出来,胤礽脸腾一下就红了。这是自己还小的时候,养在乾清宫里的太子总被皇上抱到南书房里玩儿,小孩子总有些稀奇古怪的话说出来让大人笑话,即便是太子也不能例外。


    康熙这个当阿玛的就只能一次一次又一次地跟儿子保证,这话只有他一个人听着,出了南书房的门就再没人知道。


    小太子曾经对这话深信不疑,直到后来的后来,一次跟索额图聊天的时候,索中堂不小心说漏了嘴,胤礽这才知道其实自己当年说的那些孩子话他们都跟着听了不老少,想忘都忘不了。


    不过是皇阿玛一个一个嘱咐过了,才让小胤礽多少年都觉得自己说过的话,都是他跟皇阿玛之间的秘密。


    或许是父子俩都想到了当年,南书房里的气氛显得格外温存。胤礽低头看了看挂在腰带上的玉佩穗子,本来平和的心突然狠狠跳了几下,他知道他想要个什么样的太子妃,但他一直憋在心里没敢说。


    ‘这种事就该自己分出心思来时时刻刻盯着,要不然事后处处都不放心,还得回头来找补。’


    话到了嘴边还是不敢说的胤礽,心里鬼使神差闪过毓朗说过的话,本来都打定主意不说了的话,又还是说出了口。


    “皇阿玛,儿臣从小就听说皇额娘温柔端庄、从容不迫,不管什么天大的事,她总能料理妥当。”


    “儿子想要个皇额娘那样的太子妃。”


    即便身为人子胤礽其实都没见过赫舍里氏长什么模样,只有每年元后忌日冥诞的时候,能在寿皇殿里看一看赫舍里氏的画像,但他依旧想要一个像元后那样,能让自己放心把东宫托付的太子妃。魔.蝎`小`说 k.m`o`x`i`e`x`s.c`o`m